國產大豆減產
近幾年大豆的種植效益低于玉米,農戶為了增加收益紛紛棄大豆而種玉米,導致大豆的播種面積自2008年以來逐年減少,國產大豆產量整體上也呈現下降趨勢。2013年在種植面積縮減以及天氣災害的共同影響下,國產大豆產量下滑,而種植成本卻不斷攀升,農民惜售心理加重,繼續壓低價格將會減少市場供應量,也為大豆現貨價格提供底部支撐。
根據農業部全國成本收益數據,由于人工成本、機械整地、土地租金、化肥成本增加,大豆種植成本逐年上升,其中2012年種植大豆總成本為3867元/噸,根據上半年大商所東北考察,今年種植成本較2012年略有增加,若成本為3900元/噸,要保證500-800元/噸收益(相當于75-150元/畝的收益),大豆每噸價格應為4400-4700元。
國家收儲政策利多
11月15日發改委公布今年在東北地區繼續實行大豆臨時收儲政策,大豆(國標三等)臨時收儲價格為2.3元/公斤。目前市場收購價明顯低于2013年臨儲收購價,有意向將收購大豆送往收儲庫點的貿易商,擔憂臨儲啟動后會出現收購難且價格會上漲,所以近期增量收購意愿增強。
截至12月3日,東北產區大豆價格重心上移,哈爾濱地區油廠大豆收購價4180-4220元/噸,佳木斯地區工廠收購價4320元/噸左右,雙鴨山地區收購價4300元/噸左右,價格普遍上漲了20-40元/噸。
整體看,政策的支撐作用將逐步顯現,后期產區價格仍存上漲潛能。